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综武侠]陛下万岁》最新章节。
大周的宰相基本上和汉唐一样,讲究出将入相。
能做到宰相这个位置的人,做过地方官(最好是边事)、一地节度使、立过军功三者缺一不可。
但一般情况下,当了宰相就必须放弃军务。能从文阁武阁之间来回走动,两权并掌的人屈指可数,立国到现在,也就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大将军齐盛天,一个是先帝头号托孤大臣寇准。
现任宰相李迪并内府令杜衍走了进来,看到端坐座上微笑的天子,两人的嘴角齐齐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臣李迪(杜衍)参见陛下,恭问圣安。”
臣子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要喊万万岁的,像老李和老杜这样以前日常见天子的人,就不需要每次都喊了。
两人默契地在后面加了句恭问圣安。
陛下你可算是囫囵着回来了。
对于老柴家皇帝爱往外跑这件事,两府的大臣们都已经很习惯了,也无可奈何。
想当年,就连病秧子成帝,也曾经驾临边关,闹着要向他爹柴荣一样御驾亲征。
“朕躬安,两位卿家平身。”
阿宛随后向身边的内侍王安道:“赐座。”
阿宛并不想给他们讲讲自己去了哪儿,随即便例常地询问事务。
李迪先开口,财权被分走后,宰相手中就主要剩下调动人事并主管朝中事务的权力,但饶是如此权柄也很大,阿宛听他的报告的要事足足花了一个时辰。
李迪并送上几份奏章,阿宛接过来看了看,主要是陈述当下政策施行的利弊得失,此外还建议了朝廷出钱加大对州县书院的资助,再来就是……打参知政事老吕的小报告。
对于这个小报告,阿宛全当没看见。
随后轮到杜衍,为内府令,也被称为皇帝的“家相”,天下财赋一分在三司,一分国库,剩下的则在内府中,可以说这个地方是最容易生蛀虫的。
尤其是生一些皇亲国戚的蛀虫。
先帝在位时,宠妃刘氏的家人就仗着自己的亲戚身份侵吞内府的产业,阿宛早就想整治这个机构。
所以她把当过御史中丞,后来得罪了刘妃被贬,在凤翔府干得风生水起的杜衍调进了内府,老杜在内府堪称火眼金睛,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上上下下整治得焕然一新,内府的小金库都比以前满了不少。
杜衍道:“陛下,北方幽州,蓟州,崇州等地,免十年赋税期限已满,如今民生安足,臣请派一能臣赴边,将此几州纳入钧平策中,以使边地之民蒙被圣恩。”
幽蓟皆是唐代边境故土,崇州则是跟契丹人打架的战场。
可想而知这几个地方有多穷。
杜衍顿了一下,道:“尤其是幽州,为日后迁都事计,臣请再调内府能匠百名,勘察渠道,沟通河谷……”
一旁的宰相李迪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跳了一下。
他随即道:“臣附议。”
迁都一事是世宗皇帝柴荣搞出来的。
汉唐皆定都在长安,但自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就意识到在函谷关内的长安的短处——缺粮。
自从开通大运河后,从鱼米之乡淮扬到长安,势必经过开封这个水路枢纽,不仅如此,就算从陆路调兵进关中,十条路里也有八条要经过这里。
一旦截断了开封的路,长安危矣。
所以唐代在开封设宣武军节度使,到了唐末,后梁,后晋,乃至于大周,都干脆选择开封为都城。
但定都开封也是有短处的。
别的不说,单说这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旁边一条黄河时不时泛滥一次的危险地势,就已经是一个最大的不安因素了。
对此很多人都建议迁都洛阳,但柴荣觉得,幽州“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为了防北方的游牧民族,他要迁去幽州。
而且这话是当着幽州父老的面许下的承诺。
柴荣之后,老柴家的几任皇帝都把幽州为一个重点建设,就是为了以后迁都做准备。
但真的要迁都,大臣们肯定都是“什么,真的要迁”“陛下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的态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的人生2(快穿)》《官人官色》《维持女配的尊严》【盘锦大有小说】《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穿越了】【赘婿小说】《天命在我》《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少女的野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