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炎兴元年》转载请注明来源: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
桃源宴后第二日,刘禅于正殿礼见钟会、邓艾,二人上魏主书,互交聘礼。大宴。
第五日,刘禅及群臣见钟邓二人于东堂。钟会言辞桀骜,满口讥讽,有司商议出的协约,无论哪一条都被他嘲难的一无是处,直到姜维厉呵驳斥,局面方有所缓和。最后,所有人不欢而散,所谓的“议和”陷入僵局。
这次诸葛瞻上了心,打听到许多朝议中的细节,于是更觉得钟会表现得过于奇怪。从那日短暂的交谈,他可以感觉到,钟会虽然性子傲,但绝非狂妄。于不喜之人不愿搭理,但既能被委以外交重任,可知于大事上分得清轻重。他在东堂的那一番言论,与胡搅蛮缠无异,好像是在有意误导旁人将他视恃才傲物的纨绔子。
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如果内含奸谋,那日他已知道自己身份,交谈时却不掩本性,目的又是什么?
钟会真的是个桀骜的人吗?
他又想起人笔墨弯折处的迟疑,乍看如危峰阻日,细品却是鱼迫密网。
兽困牢笼,鹤泣阴涧,欲脱而不得。
第七日,他依照先前约定,前往非鱼楼。钟会到得比他早。刚一踏进非鱼楼,店中小厮便迎了上来,道有位“荀公子”邀他往屋中一叙。待他推开门绕过屏风,钟会已赫然坐在席上,旁边暖炉滋滋,炉上温着一壶酒。
“我又不能以真名示人,自然得用化名。”
当被问起为何会称荀公子时,钟会满不在乎道,既而又从袖中拿出个巴掌大的漆盒,推到诸葛瞻面前。
“那,给你的礼物。汀兰香原本的方子中,有一味源自西国的苏合子,令君嫌它太过昂贵,本不欲取。然而就是缺了的这点,让此香陷于俗道。太/祖知晓此事后,专门留出平日封赏中的苏合子,来为令君配香。不过市中商贾贪利,往往犹略去不用,时间一久,世人反倒以竖子为珍宝。这一盒,是货真价实的汀兰,你闻闻。”
诸葛瞻依言打开漆盒,凝神细嗅。初调犹是平常熟悉的兰花香,静待片刻,香气沉落变得悠远。宛有君子处山林,信手一拨五弦,清缓的琴音弥漫于和风中,久久回荡,余音三日而不知食。
相比之下,之前闻到的汀兰香,的确逊色太多。
“你,为何会——”
“钟荀两家是世交。我家里有一墙子的书,专录荀家事。令君用的是哪种香,什么方子,每回用几两,我当然都清楚。”
我不是想问这个。
合上漆盒,诸葛瞻垂下目光。汀兰香一事,认真算起来,几乎发生在三年前,所以他并没有立刻想起,托人去雒阳为刘宁买汀兰香的事。
汉魏两国虽然明面上互不通市,但对于奔走两国的商贾往往心照不宣,不会苛禁太甚,平凡商贾从不引人注意。钟会突然送他汀兰香,是心血来潮的偶然,还是知道他托人买香一事?若是后者,钟会查探消息的本事,着实令人生怖。
不过,汀兰香的事,无论前者后者,他都不会得到有用的答案。不如另辟蹊径,反将一军。
“那郭家呢?”
郭家,郭嘉。上一世钟会在见到折扇后化用此名,这背后必有蹊跷。
“当世郭氏能称名族者有二,一为太原郭氏,乃猇叔之冑,近世有贞侯郭淮大将军;二为河西郭氏,家乃后族……”
“瞻所指,是颍川郭氏。”
身体前倾,他用眼睛直直盯锁住钟会,“亦或者说得更清楚,是颍川阳翟。”
钟会面色一变,眼中浮现起惊诧之色。二人四目相对,静默半响,钟会率先破颜一笑:
“看来,你知道的比我想象中还要多。”
“钟公子不愿讲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