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摇摇机身还是可以的,几个大弧线飞下来,孟浪差点当场喷。
下了飞机以后,头都还有点晕。
这不是晕动症的表现,他只是吓得不轻。其他三个也好不到哪里去,感觉在天上忽然一阵猛摔,要不是安全带扣着,人都要飞出去好远。
别人坐飞机新鲜,他们坐飞机感觉要命。
老兰州很有经验,跟大家现场教学:“军用直升机,面临的是各种口径的敌对火力。直升机在空中难免做出各种规避动,所以这样的摇摆训练,是必要的。等多来几动之后,熟悉了就好。”
第二次升空,杨越也上机感受了一下,那滋味是不知道东南西北,不晓得天高云淡,一落地,就感觉脚下在飘。
但尽管是这样,d队的弟兄仍然向往,丁开的战术小组上去飞了三趟,把别人羡慕地不行。一想到以后自己也要坐上这样的直升机,所有人训练的干劲都更高了。
晚上吃过了晚饭,杨越把丁开的这个组和两个连长叫到了队部。
在讨论战方案之前,杨越先摸了一下战术小组自己的想法。
关于这架直升机,你们觉得怎么样
丁开几个互相看了几眼,孟浪先说到:“我觉得还行,总说它速度慢,航程短,我看两百七的时速已经很厉害了,米171可能都达不到。”
“那可不是米171的续航强啊毕竟起飞重量那么大。”
丁开说:“我就是觉得不太方便。飞机上有座位,四个人很拥挤,背着装备行动不便,容易磕碰。而且还有个舱门,也是让人头疼。不做改变的话,想快,估计快不到哪里去。”
杨越拿着个笔记本,一边记,一边看向其他几个人,崔岩和区亮也点头,连长说的有道理,是有这么个问题。
正文第四三七章拆
杨越上去体验了一把,也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首先,里面空间不够是铁一般的事实,还有个舱门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最重要的是,加上滑降绳索和收绳用的电动滑轮组的安装,就更加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空间更加狭小了。
“还有其他问题吗”杨越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画着,诸如飞行和悬停稳定性、桨叶下的风量等一切能影响到绳降安全要求的因素他都必须要考虑进去。
丁开几个摇头,没,暂时没发现有什么不安全的。就是觉得背装备坐这飞机估计突不起来,要难产。想要实现三秒落地,八秒转场,恐怕要拆飞机。
“拆”杨越道。
老兰州有点没闹明白:“拆啥”
“啥都拆”杨越斩钉截铁地说:“什么挡路拆什么,舱门拆掉、座椅拆掉,电动滑轮组不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