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转载请注明来源: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

一席话深深打动了郭守敬,换句话说,李宽说的,简直就说到郭守敬的心坎上去了。

如今的万国来朝,正是他所希望的景象,稍微累上一点,对他来说算什么?

并且郭守敬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情是,自己真的有点老了,比不上以前了。

这些大臣们,虽然表面上仍然对自己恭敬有加,说着丞相威武。

可是当了丞相之后,郭守敬极少运动,打个仗想要亲征,那群百官们,也是极力劝阻。

要知道,大炎是一个进取的国度,一个书生尚且想着投笔从戎,他作为大炎的丞相,又怎么好让别人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呢?

他也要向群臣,向文武百官,甚至向大炎,证明自己还不老,自己还能将大炎缔造的更加辉煌。

于是郭守敬,直起身子,抖擞精神道:

“陛下说的极是,典礼有关我大炎国威,确实马虎不得,况且老夫的身体,也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明日典礼便照常举行。”

“丞相威武!“话都说到这份上,和珅也不好再劝阻什么了。

“不过,郭大人大病初愈,还要多多保重身体才是。”

“郭大人,你只需要在典礼出面,然后具体事情交给我们来做,而且孙先生也早就想出了调养的方子,定能够保郭大人平安,“在提出意见之前,李宽早就想好了法子,

“我也同陛下一样,希望郭大人,能够保重身体。”

“好,既然如此好,在明日,典礼便照常举行,和大人,还是由你全权负责,你身为咱们大炎能臣,就多辛苦一下。”

和珅正准备回答,郭守敬又继续说道,“不过,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和陛下暂且说一下,和大人,你暂且退下吧。”

“好。”虽然有些疑惑,但和珅,在看了郭守敬和李宽一眼之后,也就默默退去了。

一时间房内只剩下了二人,李宽问道:

“郭校长,想问朕什么?”

“孙思邈已经告诉我了,他是经过陛下您强力举荐,才能够进宫来为我看病的。”

在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郭守敬还是觉得和李宽,平等对话,更加顺口。

“我猜,陛下您肯定费了不少周折吧,那群御医我知道,他们可不敢随便叫旁人给我看病。”

“确实如此,不过郭校长能够醒来,那还是大家的功劳。”李宽如实诉说。

郭守敬中皱了皱眉头。

不过我很好奇,如此医术高明之人,朕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如此人材,怎么就没有成为咱们的太医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