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猫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好了,节帅,城外有贼人杀至。”

杨守亮刚一出头,立刻就有人前来禀报。

说句实话,他压根不相信有什么外敌入侵,边境处都没什么消息传来,他的第一反应,是城中有人作乱,或者义父察觉到了他有二心,提前发难。

虽然杨复恭的手段和能力,堪称愚蠢,但是他之前依附于杨复恭,对于对方还是有几分本能的畏惧的。

正因为有这个怀疑,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府邸内的牙兵全部派往城墙防守,而是将他们召集起来,护卫自己,提防被人偷袭。

现在的杨守亮,始终觉得没有外敌,这就是一个圈套。

不过,他的这個决定,无疑错过了最后一丝机会。

此刻偷袭洋州西乡县的,自然是早就想拿下洋州的安敬思了。

安敬思其实下午时分都到了,但是他让士卒们在野外休整了一下,连夜攻打西乡。

他选择夜袭,就是想打对方一个不备。

而西乡并不是一个坚城,虽然朝廷早就设立了武定军,但是之前杨守亮一直占据整个山南西道,以兴元府为中心,哪怕加固城墙,也只是加固兴元府,对于洋州,是从来没关注过。

所以,现在的洋州西乡城,守备并不算完备,杨守亮虽然已经来此两年了,但是并没有多加固城墙。

“想不到,这洋州守备如此松弛,倒是我过分小心了。”

安敬思带兵攻入了西乡城,大声笑道,这才还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太过小心了,这洋州的防守松懈,可见一斑。

其实,洋州的守军并不少,杨守亮再怎么衰弱,在边境处再怎么布置兵马,在洋州怎么也还有三四千人,加上杨守信带来的禁军。整个洋州还有六七千人马,哪怕不算民夫,也是安敬思人数的两三倍。

但是这些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本身又互不统属,此刻已经乱做一团了。

“今日攻下洋州,乃诸位建功立业之时,当随我一同擒下杨复恭和杨守亮等人,到时候,封侯拜相,也不是梦想。”

安敬思大声鼓舞士气,想要趁乱攻下了洋州,抓住杨守亮、杨复恭等人。

虽然他趁乱攻入了西乡,如果不能快速擒杀他们,让杨守亮反应过来,重新召集大军,就凭他麾下两三千人,说不定都会被对方反推掉。

即使杨守亮没能组织起反攻,让对方逃出了洋州,也是麻烦事,接下来的各州如果都有组织的抵抗,恐怕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一一攻下。

安敬思倒是有所准备,直接就往杨守亮的府邸冲去,这一战,他的首要目标是杨守亮,其次则是杨复恭。

经过了这段时间,杨守亮终于反应了过来,知道是外敌来袭,立刻组织人手进行抵挡。

“诸位,挺过今夜,我府库中钱粮、后院中的美妾诸位自取。”

杨守亮此刻朝着自己平日里花大价钱养的牙兵们许愿道,这些都是勇士,但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如果不给他们养肥了,随时准备噬主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历史 连载 414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