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纹本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在刘备决定夺取东三郡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料到了会有这种可能的结局。

然而。

就如诸葛乔在家书中说的一样:蒯祺为人执拗,只知忠天子,却不能明辨是非,如今据房陵自守,难免会有祸事。

若蒯祺因战祸而亡,又岂能去责怪用武之将?

只不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还是有些不自然。

刘备暗叹一声,将这个话题略过:“阿乔在信中有言,希望军师能委派几名军中善战武将前往相助。”

“我这里倒有个合适的人选。此人姓王名平,字子均,本是巴西郡宕渠人,后随巴西郡七姓夷王迁往洛阳,被曹操任命为假校尉。”

“曹操退出汉中时,由于走得太匆忙,故而留了不少益州籍的武将断后,王平就是其中之一。”

“我见子均有忠义之心,又作战骁勇,故而以大义劝降;子均感念大义而降我,我遂以子均为牙门将。”

“子均为人又谨慎小心,去江陵城协助阿乔,我私下以为是很合适的。”

诸葛亮也不再去想蒯祺的事,相对而言,诸葛亮更在意诸葛乔在荆州的行事。

既然诸葛乔来信求战将,那就意味着荆州的局势要比诸葛亮预料中的更复杂。

求将,极有可能是要换将!

诸葛亮略思一阵,道:“王平是巴西郡人,虽然忠勇严谨,但对荆州的地理却是不熟,我以为主公还需再调拨几名荆州籍的战将一同前往。”

刘备招募的荆州籍战将不少,如黄忠、魏延、傅肜、刘邕、郝普、霍峻、宗预、邓芝、卓膺、冯习、张南、邓方、辅匡、高翔、王士、韩冉、赵融等。

这些战将,虽然各自的际遇不同,如霍峻已经病故,如郝普曾降孙权,但几乎都是立下不少战功且各自担任了军中要职或地方要职。

这调拨谁去协助诸葛乔,似乎都不太适合,刘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调拨。

“军师可有中意的人选?”刘备直接将问题抛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出了刘备的顾虑,轻笑道:“主公何必为难?调拨荆州籍的战将去助阿乔,不是去给阿乔当护卫,而是去荆州立功的。有功劳可立,难道那些荆州籍的战将还会有不乐意吗?”

刘备反应过来,也笑道:“是我刚才考虑太多了,既如此,可令宗预、邓芝和傅肜前往。”

宗预和邓芝都是活了七十多岁,季汉后期位居高位的战将,见证了季汉的兴起和衰落。

傅肜在夷陵之战后替刘备断后,死前高呼“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其子傅佥亦是死战之将。

论忠勇,宗预邓芝傅肜三将都是无可挑剔的。

刘备也是欣赏三将的忠勇,再加上三将在地方也有历练,尤其是邓芝曾当过几年广汉太守,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

这次汉中战事返回,刘备就将三将都留在了成都。

诸葛亮仔细斟酌后,对刘备的人事调遣表示认可:“有将无兵也不行。可再令四将各带二十军中好手同往江陵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快眼中文网】【乐文中文网】《青仙问道》《首席医官》《竞选神明》《青连浮沉录》【言趣阁】《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封神:开局被抽龙筋》【全本迷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