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晴,小晴,周末你干嘛呀?咱们写完作业下午去稻场上玩跳绳好不好?我上次又输给二妮她们了,你得帮我赢回来。”
“我得去割草,”
杨咏晴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家里的鸡鸭鹅猪还有牛和羊都得吃。”
“那晚饭后呢,没事儿了吧?咱们一块儿去看他们最近常举办的‘篝火晚会’,有本村和邻村好多人参加呢,都是像咱们这般大的年轻人,大家一起玩多有意思啊。”
“也不行。我得帮我妈剥花生,留种子用的,眼看快秋天了……”
杨芝伸舌头做一个无力吐槽样,“真服了你了,干活儿干活儿,天天都是干活儿,你家那么多人,咋离了你就转不动了吗?你也才十几岁呀!”
“是啊,我也才十几岁呀!”
杨咏晴出神地想。
可她心里明白人和人的十几岁也是不同的,别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有父母护佑,可以自在玩耍,而她则必须要承担起家中重任。
然而她心中并无怨言,因为家贫年迈的父母已经竭力给了她全部的爱。
旁的不说,单说上学,村里除了几个条件好些的家庭,大部分女娃都是早早辍学,帮家里干农活,等到了年纪,说门亲事嫁人,换得一笔彩礼钱,好给家里的兄弟娶媳妇。
能上到小学毕业的都寥寥,而她却能上初中,一方面当然归因于她争气,门门成绩优秀,另一方面也是她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父母,顶着压力坚持让她读书上学。
记得叔叔婶婶曾轮番劝说父亲,“老大,让小晴一个女娃读到小学毕业蛮可以了,以后至少不是睁眼瞎。你家里负担那么重,两个儿子,大的结婚扒了家里一层皮,后面还有个小的呢,到时候该咋办?”
父亲年幼时双亲早亡,他是家里老大,下面一众兄弟嗷嗷待哺,是他拼了命给人干活挣工分,才勉强养活一众兄弟,导致自己很大年纪才艰难娶亲,又因早年间做活儿伤到腿,留下病根,做农活儿很吃力。
现在兄弟们已各自成家,视大哥一家为负担,先前他大儿子结婚找各家都借了钱,他们一想到这家后面还有个小儿子,日后花销难以估量,指不定还得靠一众叔婶帮忙,自然不愿意再让一个日后注定成为别人家的女娃读书。
父亲沉默地抽水烟,将烟管磕干净收起来,末了一句,“我挺喜欢看她读书的。”
惹来一众抱怨。
杨咏晴感激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此每每从学校里赶回家,二话不说挽起衣袖干活儿,家里家外、庄稼地、稻场上、池塘边……都有她单薄的身影在穿梭忙碌。
因此时常被好友杨芝亲昵疼惜地称呼:“勤劳小蜜蜂”。
这天傍晚,夕阳西下,热腾腾、闹哄哄的一天要结束了,杨咏晴身背大竹筐,摇摇晃晃往家走。
竹筐里的水草是她在小南塘割的,那里水草肥美,猪喜食这种有节杆清脆的草,可惜池塘边缘的水草早已被割干净,她只得挽起裤腿,下到池塘中间处来割。
水草上的水滴,从竹筐缝隙不断往下渗,杨咏晴身后一路淅淅沥沥,再加上水草湿重,饶是她一向力气大,此时也有些不堪重负,因此脚步蜿蜒曲折,整个人像刚被打捞出来的落水鬼一样。
她只得尽力低头弯腰,背着小山似的草筐一步一步往家走。
每每到吃晚饭的时间,杨庄村口池塘边大树下围满人,群声鼎沸,热闹非凡。
农忙过后,有一段时间不用再辛苦劳作,庄稼人身体闲了,心也轻松不少。
吃饭时大家喜欢三五成群的凑成堆儿,端着饭碗,边吃边聊些家长里短:男人们相互调侃讲些浑话,比比谁家庄稼长势喜人,说说谁家的粮食卖了个好价钱;女人们则多攀比穿着打扮,热衷是非八卦,聊到兴起处,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