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露出鄙夷,不过很快还是有更多的人凑了过去。

没办法,尊严当不得饭吃。江南这边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降低棉花成本,压低收货价格,降相关人员的工钱,把一切事能做的全做了,成本价还是比人家的卖价高,这怎么办百姓们要穿衣就得买布,江南的布贵,很快就无人问津,尊严当不得银子使,江南人一边嘀咕着不高兴,一边还得买辽布,指望有人奋臂一呼,买价格高一倍的本地布,这位爷一定是吃撑了,这样的事也敢想,脑子怎么长的。

百姓可以换辽布,这些布店的东主和掌柜们当然也不一定在本地布身上吊死,除了那些大世家大商人,中小布店还是很容易改换门庭,本地布丢在那边吃灰,大家也开始从顺字行进辽布,就算被顺字行从中赚一笔,好歹还是能把生意继续做下去。

至于大布行,向来是往各地卖布的,现在北方市场被抢了个差不多,南方市场也是十分有限,他们又没有办法改换门庭,自己就是生产方和大批发商,从顺字行手里拿货再去批发,吃饱了撑的

“好了,不必看了。”

眼前情形已经说明一切,王国峰微微一笑,转身欲行。

“又他娘的涨价了”不远处码头上下货那边突然一阵嘈杂声,王国峰微一皱眉,回头去看。

却是一群商人围在码头,除了开头的一嗓子他听懂了,接下来全是江南这边的口音,王国峰刻意学过,但也只听懂三四成,大约知道是因为粮价的事吵了起来。

“说是粮价又涨了。”

本地军情司人先没说话,侧耳听了一会儿,笑道:“十天前到码头一石粮四钱二分,现在涨到四钱八分,是以他们着急了。”

王国峰道:“江南这边还用碎银么”

“几分的银肯定无人用了,几钱的也是用咱四海银行发行的银币,最少的辅币是当两钱,这边市面上人都有钱,当两钱用的很好。当然也用咱们的铜钱,不过铜钱数量还不够多,用途也不广了。现在是大宗货物,按旧例算银,最后结帐肯定是用银币或金币,方便结算也便于携带,如果再大宗就用咱们银行开的本票,不过近来四海银行对本地的本票开据收费增加了,他们又是尽可能的用现银结算了。”

“嗯。”

王国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短期来说银行会损失一些收入,长期来说,这一场金融战打完了,以后江南这里就是任凭揉捏的软柿子,想赚多少还不是辽阳说了算

“粮价之事,看来也是顺字行出手了”

“是。”

那人答道:“两月前顺字行开始在湖广加大收粮的力度,价格抬的很高,江南这边当然要涨价,上个月起,存粮消耗的差不多了,顺字行更是加大了收粮的力度,那边收的多,价也高,这边虽然四处搜刮,不过怎么能和两湖那边比,路远了运费上去,一样的不合算,是以粮价必涨无疑,这个月底,估计最少能涨到五钱以上。”

第九百零一章左右

王国峰面无表情的道:“这边大粮商到手五钱,底下百姓到手最少五钱五到六钱了,这事情做的妙极。”

一边用辽阳货物打击这边的收入,一边涨粮价勒这些人的脖颈,辽阳这一出大戏,果然是唱的热闹,精采纷呈。

这其中的事当然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不知道要调动多少人手和多少金银,疏通多少关系。两湖那边的大粮商也不是吃素的,不会不明白此举暗中包含的意思,虽然在商言商,但两湖那边向来是江南粮食的主要供应方,从大明中期开始,就一直由两湖供给粮食到江南,沿江而下,粮船运输十分方便,顺流而下,省时省力,运费不高,能充份满足江南的粮食需要。

说来也是好笑,江南那边的土地肥力除了东北的黑土之外堪称最肥,而且不是天然的肥,是因水利之便几百年间堆肥堆出来的黑土,单亩收获不及湖广的记录,但平均的地产,绝对是在湖广之上。可自明朝中期之后,江南的粮食已经不能自给自足,需得从湖广大量买粮,否则粮食便不够吃这当然不是江南的地不行了,只是江南的土地大半种植了棉花和改成了桑林,种棉和采桑养蚕的利益高出种粮十倍,田主不是傻子,当然以种经济物为主,这么一来,粮食便是大为减产,需得大量从湖广购买。

明朝中枢的协调能力又是差到几乎毫无能力,开中法一坏,江南的粮根本不到西北等九边,北方又连年减产,粮价一直上涨,遇到大灾荒根本没有自救能力,如果田赋不高还能勉强稳住基本盘,崇祯年间因为辽饷又涨了田赋,全国齐平,根本无视西北和江南湖广的差异,结果基本盘崩溃,大量的西北农民造反,中小地主破产,边军粮饷不足,也加入到造反的队伍之中,归根结底,还是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明朝中期过后海外贸易盛行,人们将眼光全投向海外,江南一带的商人获得了巨利,整个南方对粮食生产的兴趣不足,更没有兴趣到北方做生意,北方的粮食生意把持在晋商手中,晋商却又偏是吃里爬外的汉奸,两边的世家和商人算是一起合力,毁了大明的根基,所以有的时候,帝国的毁灭完全不是简单的原因,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复杂的东西,别人不懂,惟功却是清楚明白。

江南这里算是自毁武功,大量的良田不种粮改种了别的物,既然你粮产不足,需仰赖外力,那就不能怪辽阳在这件事上发力了。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冬天的储粮吃的差不多了,夏收还没有开始,湖广的粮价也有所上扬,顺字行再炒一把,就算湖广粮商不为这难这边,想要顺利买到平价的粮食也绝无可能。而且顺字行有庞大的资金链,可以一直不停的收粮,到了夏收开始时,虽然粮食大为增多,可江南和湖广都有负责供给京师粮食的重任,地方上也并不太轻松,这样一路收粮到冬季,估计江南这边的一石粮能涨到二两,那个时候,就算采桑织布的收入高,估计也会有相当多的人饿肚子了。

至于多买的粮食,顺字行当然是不停的运往北方,或是囤积储存,或是用为军粮,反正粮食多了不怕,卖到朝鲜和北方一带便是,市场大的很,不怕脱不了手。

倒是江南这边,产布产棉的地方被低价棉打的喘不过气来,原本的天下粮仓,地位早就叫湖广抢了不说,现在还得卖低价布,买高价粮,一进一出,就是两根绞索勒在脖子上,看你怎么喘的过气来

“就是苦了百姓些”

王国峰盯了那个军情人员一眼,对方感觉他的眸子里寒意,不禁缩了缩脖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调教大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