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知乎小说网zhih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参宝宝们不是很理解,爬到袁宁身上蹦蹦跳跳地重复:“秋天!冬天!”

它们很疑惑,“秋天是什么?冬天是什么?”

人参宝宝们在栽培植物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能力,但到底是在灵泉这边出生的,一睁开眼就是温暖宜人的环境,从来没有经历过凛冽的秋冬。

袁宁说:“以前都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就是说春天气候好,温暖又湿润,比较适合下种;夏天阳光好,雨水丰沛,植物生长得快;经过春夏的生长,干燥凉爽的秋天就迎来了一年里最大的丰收时节;冬天天气太冷,不适合耕种,好好清整土地,为来年的栽种恢复地力。这边刚刚过去的就是夏天,植物生长力很强,长得很快,到了秋天天气转冷,一些植物就会开始落叶,以便减少耗损、度过寒冷的冬天。”

他想了想,“这边的夏天没出现太可怕的暴风雨和极端气候,秋天应该也不会有冰雹之类的出现,就是不知道冬天会不会下雪和结冰。”

袁宁说得很慢,人参宝宝们听得认真,理解了其中大半意思。它们都担忧起来:“冬天是不是就不能种东西了?”

快快活活地在灵泉这边生活了这么久,每天都能种植到不同的、可爱的植物,人参宝宝们可开心了。现在虽然知道树木们没有生病,它们还是有点担心!

袁宁说:“不是,我们可以搭几个温室,到时你们可以在温室里种东西。”

袁宁考虑了一下,“我这几年会好好找找材料和摸索经验,在冬天到来前肯定给你们建几个最好的温室。”

人参宝宝们高兴地说:“温室!温室!”

第224章种子

云山牧场那边本就有温室,不过云山牧场气候好,冬天也不会太冷,攒下的经验不太适合极寒环境。昌沧这边冬天比较漫长,眼看已经入秋了,牧场也开始冬储工了,袁宁拜托罗元良帮忙了解一下昌沧那边的温室情况,自己也选修了门有关的课程。

袁宁下了课就跟教授往农研所跑,搬出温室大棚的资料埋头苦读。他早就是农研所的常客,也没人管他,由着他自由出入资料室,把往年积攒下来的经验都翻了个遍。

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这几年经济发展起来了,群众消费力大大增强,以前不会考虑的东西现在渐渐进入许多人的视野。比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果,这在以前是极少数人才能有的奢侈,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有了这个念想。

有这样的市场,自然就有人去生产。第一批建设温室大棚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旁边的人一看,眼热了,一窝蜂涌上去。上头也支持,你肯建,有政策,有拨款,大大地鼓励。毕竟这样一来群众收入上去了,群众消费能力也上去了,区域的经济自然也上去了。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支持?

不少地方甚至由村里镇里统一建造温室大棚供当地人租种,要技术给技术,要种苗给种苗,要渠道给渠道。

在这种上下一心的氛围之下,温室大棚渐渐成了南方北方都随处可见的新景观。可惜好景不长,不少地方的温室大棚都没撑多久,一方面是种植者缺乏科学的种植理念,一方面则是一窝蜂种植某种物的情况非常多、出现增产反而减收的窘况。

而坚持下来的大棚种植户,也因为人和土地患上的“大棚病”而一筹莫展。所谓的“大棚病”,就是大棚种植条件好,可以常年不断持续种植,地力消耗过度,造成种种“地病”,种植变得困难起来;种植者因为常年呆在温室大棚里劳,身体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职业病”。

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极大地打消了群众经营温室大棚的积极性。就算有人坚守阵地,也开始加大施肥、喷药力度,以挣脱地力消耗、病害加剧的困境。

见袁宁放下资料思考起来,农研所的人叹了口气:“小袁,这问题还真不小啊。去年我们打开了外销渠道,争取到了不少出口份额,可惜到检测环节就被刷了下来,因为各项数值严重超标。这还是信心百倍送上来准备出口的,剩下的那些呢?我们有心管,但下面不配合,我们管不了。我们这部门没权没钱,就在有需要的时候拉我们出来走个过场,别的时候我们说的话谁会听?这些是大家要吃进嘴巴里的东西啊!”

袁宁沉默下来。

出口这方面农研所能把那些产品刷下去,原因很简单:就算农研所这边过了关,到国外还是一样会被打回来。

国内市场混乱,很难对这些情况一一把关,管理上面的缺口非常大。如果种植户倾举家之力种植一年,种出来的东西全部有问题,谁愿意站出来当“坏人”?一个也许还有人愿意,那一整批呢?没人愿意!一来遭人恨,二来毁实绩。

这不仅是大棚果蔬的问题!

即使是章修严,在怀庆那边也倾向于“取代”而不是“取缔”,杀鸡儆猴之后给了其他人更好的出路。

想到章修严,袁宁心情又轻松起来。他微微地笑了笑,合起手里的资料,明亮的眼睛有着难言的坚定:“总会有办法理清的。”

他的手搁在资料上,敲了敲上面的标题,“孙哥你们一直没放弃过不是吗?”

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无力改变,农研所这边还是坚持收集各方资料,并试图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农研所最新研发的高效滴灌系统就在试验之中,如果有高效而成本低廉的技术,下面又做好推广工,种植户不可能不采用。

农研所的人对望一眼,点了点头。他们都是搞技术的,比起和人打交道,他们更喜欢在土地里面捣腾。大概就是因为他们农研所上下都是这样的人,说话才越来越不管用。等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才发现什么叫“人言轻微”!

他们头儿这么喜欢袁宁,由着袁宁出入农研所,还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就是想把袁宁给拉过来。别看袁宁年纪小,说话的分量可不轻。不看袁宁的出身,光是袁宁上下活动的能力就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什么叫“望尘莫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脑袋大又秃
如同核武器只是科学的副产物一样,长生也不过是道途求索中的小小馈赠。新法道祖,大贤良师,万年来最强修士郑法真人招收亲传弟子,参考书籍如下:《符篆中的拓扑学——从小云雨符说起》《法器的人工智能研究:器灵初探》《九转金丹元素分解》《阵法通路基础》注:在《仙道》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者优先录取。
其他 连载 186万字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孤独枫
“人山为仙,我在山中,所以我成了仙!”——————————————————顾元清亲王府庶子,本想背靠大树,躺平做个富家翁,谁想成人分封开府之宴,顾王世孙误将皇室公主掠来作为贺礼……被囚禁深山,好在有系统开启,得天赋、悟性加持,步入长生之路。四年后,大乾皇帝带来一幼童:“待我殡天,他为大乾天子。”二十年后,身穿龙袍的青年来到山中:“父亲,乾坤已定,你可以下山了……”五百年后,大乾子民指着仙气缭绕,耸
其他 连载 160万字
嫁给前任他叔

嫁给前任他叔

木兮娘
李稚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绿了。阴差阳错,和前男友他叔在一块儿了。几周后,梁墨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李稚面前——“大嫂,请对头儿负责!”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李稚被压着进民政局盖章,出门口,梁墨递给她一新婚红包。红包里安静躺着五张红票。“……”吓得烟都掉了。家宴上,前男友和小三喊梁墨“三叔。”李稚扔掉烟,慈祥的微笑“叫三婶。”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想过别人。——《岁月无声》【括弧】这篇之前
其他 连载 31万字
砸锅卖铁去上学

砸锅卖铁去上学

红刺北
【同名有声剧在喜马拉雅上线啦~感兴趣的宝贝们快去听!】昔日顶级工程师卫三穿成星际失学儿童,靠着捡垃圾变废为宝,终于赶在开学季攒了一笔钱,立刻要去报名上学。她打算将来成为一个机甲师,据说特别赚钱,还和自己本行息息相关,计划通√万万没想到因为贪学费便宜,卫三报错了专业,成了一名机甲单兵——那种成天刀口舔血的暴力狂卫·文静·贫穷·工程师:“……”但环境不能使她屈服,卫三决定以后趁空闲时间自学成才。某大赛
其他 连载 197万字
薄雾[无限]

薄雾[无限]

微风几许
【全文完结,出版相关信息请查看微博@风太大我听不懂】【请勿在前面的章节剧透,我看有读者要气炸了】超忆症,患上它的人能清楚记得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到世界转折,小到脑海中产生过的每一道想法。他们过目不忘、求知若渴,使得他们极易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天才。传说季雨时就是这样的天才。另外,传说他是个Gay,长得还很漂亮。他要去支援天穹七队的消息一经传出,就炸开了锅。谁都知道七队队长宋晴岚一身匪气,深度恐同。不
其他 连载 42万字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任我笑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其他 连载 207万字